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2018/12/21患有ADHD的兒童不一定「長大就會好」。大約60-70%的ADHD兒童進入青春期會繼續出現ADHD症狀,有些人成年後仍會有ADHD的症狀而影響到生活。成長中的少年,過動症狀似乎會減緩,然而注意力不足的問題常持續到成年。
兒少保護,醫同守護
2018/12/10張鈺孜介紹,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自104年承接臺中市政府「兒少保護驗傷整合醫療示範中心」計畫,強化疑似兒虐個案之辨識與通報,推廣兒少驗傷流程之建立,整合各次專科醫療資源,進行個案評估及相關治療,取得科學證據以利未來司法訴訟,保護兒童伸張正義及保障兒少權益。
為寶寶泡奶的非知不可
2018/12/6特別注意的是奶粉沖泡方法,不同品牌奶粉罐內所附的湯匙大小不一,一定要看清楚奶粉罐上如何沖泡的說明。如果湯匙較大,是1湯匙奶粉用60c.c溫開水沖泡,如果湯匙較小,是1湯匙奶粉用30c.c溫開水沖泡,必須看清楚沖泡方法才能避免濃度太濃或太稀。
為什麼我的孩子常常視而不見?
2018/11/30兒童在成長階段,視覺會結合很多認知元素,包括視覺注意力、視覺搜尋能力、圖形區辨能力、視覺記憶力及視覺認知能力等。這種視知覺的發展是漸進的,並非一蹴可幾。孩子需要經過多種嘗試的過程,而這些不同的嘗試經驗,能幫助他們整合及連結視知覺的相關能力。
預防孩子過敏 從懷孕期開始打底
2018/11/19目前經常向兒科門診報到的病童中,將近一半都有過敏體質。過敏症狀會影響孩子生活作息及睡眠品質,進而影響學習的專注力和學業表現。研究發現,預防孩子過敏,應該從媽媽懷孕第4個月開始到寶寶出生後的6-9個月之內,就要好好努力。
脊椎破洞---認識脊柱裂
2018/11/14脊柱裂(spinal bifida或spinal dysraphism)是一先天性疾病,顧名思義,患有此疾病的兒童其脊椎骨會有一節或多節的背部缺口,好似裂開或破洞般。其成因為胚胎發育第三周時原本會發育為腦與脊髓的神經管閉合出現異常,導致胎兒背部皮膚、肌肉、脊椎、脊髓膜及神經發展出現狀況,最後病童的背部會出現各種型態不同的病徵。
聽力篩檢請把握出生3個月內黃金期
2018/11/6聽力是語言發展的開端,先天性聽損孩子如果能在出生3個月內診斷,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將來就可以達到接近正常之語言和身心發展。由於輕、中度聽障的孩子不容易被發現,加上孩子自己不會表達,又無明顯語言溝通的障礙,故經常被忽略...
牽拉孩子 可別拉出保母肘
2018/11/5保母肘的發生年齡,通常是在孩子開始學會走路之後,多數介於1-5歲之間,平均年齡2.5歲,但也有小於6個月嬰兒的病例報告。研究顯示左手臂發生的機率比較高,女生發生的機率也稍微高於男生。
停不下來的妥瑞兒 談妥瑞氏症的行為治療
2018/10/31妥瑞氏症是一種遺傳性的腦部神經疾病,近年來有研究發現妥瑞氏症的病因,可能和多巴胺受體的高反應性有關。妥瑞兒常不自主地一直眨眼、仰頭、擠眉弄眼、不停清喉嚨或發出鳥叫聲,這些持續而短暫、重複及不規則的動作或聲音,都是「抽動疾病」的表徵,也是妥瑞氏症的行為表現。
為什麼我這麼矮?
2018/10/23孩子的身高,父母的遺傳因素占了很大的影響。父母可利用以下公式算出孩子未來可能的目標身高:將(父親+母親)的身高除以2,男生再加上6公分,女生則減掉6公分,即為18歲時的目標身高。可用這個目標身高,從生長曲線圖回推到目前年齡預期的身高是多少,只要實際身高落在此數值附近,就表示孩子還是依循著父母遺傳的身高...